欧盟2万亿预算案如何影响全球AI竞赛?
康波财经
摘要:欧盟2028-2034年2万亿欧元预算案是全球AI竞赛的重要转折点,其中820亿欧元的AI专项基金将重点投向医疗、工业和军事领域。预算案首次设立"欧洲AI主权基金",要求成员国企业使用欧盟云服务训练大模型可获得15%的额外补贴,这一带有产业保护色彩的条款将重塑全球AI产业链竞争格局。面对欧盟的本地化要求,美国科技巨头如微软和谷歌正在欧洲新建数据中心,而中国企业则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包括硬件使用限制和数据存储要求。欧盟试图通过这一预算案走出一条摆脱对中美技术依赖的"第三条道路",这将对全球AI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欧盟委员会近期公布的2028-2034年2万亿欧元预算案引发全球关注,这是欧盟史上最大规模的长期财政计划。作为欧盟2028-2034年预算案的核心组成部分,国防和创新领域拨款创纪录增长5倍,其中人工智能专项基金高达820亿欧元,直接对标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科技投资规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预算案首次设立"欧洲AI主权基金",要求成员国企业使用欧盟云服务训练大模型可获得15%的额外补贴。这种带有明显产业保护色彩的条款,或将重塑全球AI产业链竞争格局。
AI预算的钱到底花在哪?
欧盟AI预算的分配呈现明显的"应用导向"特征:
- 医疗AI获得最大份额(290亿欧元),主要用于构建涵盖4.5亿人口的统一电子病历系统
- 工业AI获得220亿欧元,重点扶持西门子等企业的数字孪生项目
- 军事AI专项180亿欧元,将用于开发自主作战无人机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预算案明确规定非欧盟企业参与投标时,其训练数据必须存储在欧盟境内服务器,这一条款被视为针对中美云服务商的限制措施。
中美企业面临的不对称竞争
面对欧盟AI预算的本地化要求:
- 微软和谷歌宣布未来三年在欧洲新建6个数据中心
- 亚马逊AWS受到"利润再投资"条款制约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挑战更为严峻:
- 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的AI项目不得使用"高风险第三国"硬件
- 海康威视智能安防系统可能退出欧盟政府采购清单
- 中微半导体刻蚀机成为例外,进入ASML优选供应商名录
预算案背后的科技冷战信号
欧盟预算案体现双重战略:
- 表面呼应美国对华技术限制
- 通过"数字主权"条款制约美国企业
- 要求云计算服务商将利润的20%再投资欧盟数据中心建设
布鲁塞尔智库ECIPE分析认为,欧盟试图在AI竞赛中走"第三条道路",摆脱对中美技术的双重依赖。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