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主动型基金经理来说,三年下来能甩开沪深300指数,跑赢业绩基准,获得超额收益,可以认定基金经理真正发挥出了主动管理的价值。
如果三年下来,业绩能跑赢白酒,且净值回撤低,则可以将这样的基金经理列入绝世高手行列。
近三年,中证白酒指数的涨幅为112.05%,是波动向上的牛市行情(截止2020.2.21,下同)。分年度看,2017年白酒指数上涨77.29%,2018年上涨﹣26.94%,2019年上涨91.99%,年化收益高达31.15%。
股价的计算公式:P=PE*EPS,过去三年白酒指数的PE从26.77倍提升到如今的30.91倍,估值仅仅提升了15%,这说明无论是外资的持续流入,还是内资在白酒上的抱团,在推动估值上起到了一定作用。而驱动股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白酒公司优秀的商业模式、强劲的业绩基本面。
因此,通过全行业配置的基金,去战胜年化收益高达31.15%的单一白酒板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一些基金,足以和白酒指数掰手腕。
通过对近三年业绩进行排序,可以发现排在招商白酒基金前的共有22只基金。由于2019年以来科技股的上涨,使得排在白酒前面的科技主题基金面孔增多。
为了避免基金经理押注某一风格过于极致,我们增加一个(近一年)回撤低于15%的条件,即对三年业绩能跑赢白酒,且回撤低于15%的基金做研究分析。
相对来说,经过筛选的这七位基金经理择股能力强,配置均衡,业绩更具有持续性。
01 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
基金经理杨浩,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2010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TMT行业分析师,2015年8月15日起开始任职基金经理。
交银新生活力自2016年11月11日成立至今,一直由杨浩管理。目前规模约73.49亿元(2019年末)。截止2020年2月18日,基金累计收益率为130.80%,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和创业板指。
风险收益指标:近一年最大回撤:12.52%;近一年波动率:2.26%;夏普比率:0.44。
杨浩属于TMT背景科班出身,是自始至终的成长股投资风格。事实上在2018年10月份之前,成长股整体处于挤泡沫的过程,在不利于成长股的市场环境下,他能够坚守投资风格,在2017年获得46.47%的收益,在2018年市场单边下跌的行情下,仅仅下跌11.04%,这种表现在成长风格基金中非常难得。
在投资策略上,杨浩并不是只选创业板股票,也不是靠在TMT板块仓位更高取胜,而是在整个新经济的大版图中去选股,从中短期三个维度全方面研究公司,挑选受益于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能为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且具有内在创新驱动的公司。
从持仓来看,杨浩的换手率比较低,不少股票都是连续多个季度持有。他的持股很具有前瞻性,像持有的芒果超媒、中公教育、三七互娱和华测检测等都是受益于“宅经济”的品种。
02 广发小盘成长混合
基金经理刘格菘,专业背景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博士,2017年加入广发基金,2019年一举成为冠军基金经理。
广发小盘成长自2017年6月19日开始由刘格菘接手。目前规模约46.41亿元(2019年末)。截止2020年2月18日,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123.93%。
风险收益指标:近一年最大回撤:11.71%,近一年波动率:3.3%,夏普比率0.53。
刘格菘在科技股投资上积累深厚,投资敏锐度高,擅长发现产业拐点,把握行业轮动。在大环境比较艰难的2018年,通过分散配置控制风险,前十大持仓维持在30%左右的占比。到2019年二季度后大力度提高了TMT板块的配置,成功抓住了这轮科技牛市行情。2020年春节开市至今,该基金已经实现了14连阳,风采依旧不减。
他的投资框架属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相结合的类型,自上而下选出景气度高、业绩确定性强的行业;自下而上方面,再从选定的行业中筛选龙头公司构建组合。通过核心资产和效率资产轮动,兼顾贝塔和阿尔法收益。
03 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
基金经理为于洋,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制药学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硕士。2013年到2015担任过华创证券、安信证券的医药首席分析师,2015年12月起加入富国基金。
于洋自2017年10月起参与管理富国新动力,目前规模约15亿元(2019年末)。截止2020年2月21日,2年118天的任职回报为124.81%。
风险收益指标:近一年最大回撤:9.97%,近一年波动率:2.59%,夏普比率0.51。
于洋属于医药行业研究背景,富国精准医疗基金是其在医药投资的代表之作,近两年业绩位于同类TOP1%。
富国新动力是一只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不同于只做医药,它对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只基金的业绩同样位于同类TOP1%。在行业配置上,基金经理仍以医药生物为主,结合市场行情顺势配置了消费、TMT等行业。
于洋管理以来,富国新动力的表现堪称完美,仓位操作灵活,能通过适度的择时防御短期风险,不仅能赚钱且回撤小。他是能力圈拓展比较成功的基金经理,坚守医药又能超越医药,最终获取了不错的超额回报。
该基金的业绩基准为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3%,可以看到这只产品设计的初衷就体现了希望做出绝对收益的决心,自于洋管理来的三年收益分别为71.32%(2019年)、6.89%(2018年)、8.73%(2017年),出色的完成了绝对收益的目标。
04 信达澳银精华配置混合
基金经理为冯明远,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曾任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的方向集中于大制造业下的通信、电子、计算机、机械等领域。2014年1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公司。
冯明远自2017年12月起参与管理信达澳银精华,目前规模约5.75亿元(2019年末)。截止2020年2月19日,2年56天的任职回报为84.42%。
风险收益指标:近一年最大回撤:15.49%,近一年波动率:3.25%,夏普比率0.41。
冯明远属于坚定的成长股投资风格,攻守兼备。从2017年开始长期超配电子元器件板块,很少配置大盘股,基金收益主要来自于科技行业选股。
2018年信达澳银精华的跌幅为15.26%(同期沪深300下跌25.31%),控制回撤能力优秀。从各个报告期看,该基金股票占净值比非常平稳,基本在78%左右,说明基金经理很少有在仓位上的择时操作。2019年在超配电子元器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对5G板块的配置,最终实现了2019年全年75.14%的收益。
在个股配置上,该基金非常分散,以2019中报为例,持股数就达到104只了,据说这是因为信达澳银内部风控的标准是单只个股仓位一般最高5%。
从表面上看,这种分散有点像量化基金了,超额收益有可能主要依靠胜率,但对重仓股的涨幅进行研究后会发现,他选的每只股票都是精益求精的,选股能力非常牛,对2019年该基金四季度的重仓股进行测算发现,重仓股近一年的平均涨幅达到119.24%,近6月的平均涨幅为69.59%。
05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
基金经理为刘彦春,北大管理学硕士。2015年1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自2015年4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现任研究部总监兼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2017年曾拿下开放式偏股混合型基金冠军。
刘彦春自2015年4月起参与管理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目前规模约175.18亿元(2019年末)。截止2020年2月19日,近三年的任职回报为123.06%。
风险收益指标:近一年最大回撤:14.01%,近一年波动率:2.75%,夏普0.31。
保持独立思考、不追逐市场热点、寻找一门好生意长期投资,是刘彦春的投资标签。他注重自下而上选股而非择时,选股上主要看重ROE、ROIC等财务指标,偏好有竞争壁垒的公司,属于巴菲特式的偏向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
在具体的配置上主要以大消费板块为主,偏好买入持有策略,换手较低,像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泸州老窖等均是连续多个季度持有。陪伴好公司一起成长,为他真正带来了时间的价值,助力他获得了包括金牛奖、明星奖、金基金奖等在内的基金业权威奖项“大满贯”。
06 中邮新思路灵活配置混合
基金经理为国晓雯,北大毕业,曾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票投资部研究员,后加入中邮基金。
国晓雯自2017年6月起参与管理中邮新思路,目前规模约1.43亿元(2019年末)。截止2020年2月21日,2年又240天的任职回报为116.33%。
风险收益指标:近一年最大回撤:14.24%,近一年波动率:2.84%,夏普比率0.46。
国晓雯擅长自上而下从宏观视角出发构建组合,投资风格兼顾价值与成长,重仓股中既有华天科技、锐科激光、长川科技、东方财富等科技和互联网板块的优质成长股,也不乏中兴通讯、贵州茅台、万科A这样的行业龙头和价值蓝筹。
基金经理拥有宏观视角,对大势把握比较准,所管理的基金呈现出领涨抗跌的特点。仓位灵活,有机会就积极参与,没有机会就低仓位过冬。2018年将股票仓位降到50%以下,2019年判断好形势之后,将股票仓位提升到70%以上。数据显示,中邮新思路基金在2018、2019年度的收益率分别是1.92%、71.67%。
07 海富通内需热点混合
基金经理黄峰,2011年5月加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经历了“上市公司证券负责人—卖方研究员—买方研究员—基金经理”的完整产业链路径。
黄峰自2014年12月起参与海富通内需热点,目前规模约7.4亿元(2019年末)。截止2020年2月21日,近三年的收益率为113.56% 。
风险收益指标:近一年最大回撤:12.12%,近一年波动率:2.75%,夏普0.34。
从2014年到现在,黄峰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与其他基金经理不同的是,黄峰做投资管理的路一开始并没有那么顺畅,初入场虽遇上了2015年的大牛市,但2015年仅取得了10.85%的收益,到2016年基金净值直接下跌36.11%。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训,使其在后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价值观,对投资框架进行了重塑。2017年之前主要投资中小创,且以趋势投资为主,2017年之后彻底转变为价值投资者,开始在大消费领域大展拳脚。
这种基金经理属于“痛定思痛”类型,市场上比较稀缺,他的珍贵之处在于经过市场的洗礼,基金经理对市场更加敬畏,会把投资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从年度业绩来看,2017年该基金收益为40.18%,2018年仅下跌7.53%,2019年上涨77.85%,追求收益的同时,回撤也控制的非常好。优秀的表现也引来了机构的关注,2019年二季度,机构一进来就占到了63%的持有比例。
总结:公募基金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涌现出不少绩优基金经理,可以和白酒指数掰手腕的基金经理是发挥主动管理价值的典范。
我们深知人性的弱点才是投资中真正的壁垒,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恐惧而不敢加仓,市场大幅上涨的时候,又会因为周围的赚钱效应而着急加仓,这样的择时操作其实是反的,虽然清楚,但下一次还是难以克服。
最好的办法是坦然的面对人性之脆弱,在可为之中做文章,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选基金上,持续跟踪,选出值得信任,且选股优秀、回撤控制好的基金经理,这样的基金持有起来会比较安心,投资者只要耐心一点,长期拿着收益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