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止涨回落,多地猪肉价格平均每斤降幅在3-5元左右。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1月11日至17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36.04元,比前一周下降5.6%,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生猪价格连续两周环比下降。
此外,从不同省份来看,天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山东、四川和重庆等地猪肉价格两周回落超5%。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生猪价格降幅比较明显,两周降幅均超过10%。
猪肉降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猪肉市场结构性变化
当前的猪肉市场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一方面,全国市场上,肉类供应总体稳定,禽肉、牛羊肉等供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猪肉供应的压力。另一方面,冷冻肉投放市场的量也在增加。虽然国内的消费者更青睐鲜肉,但如果鲜肉价格过高,一部分消费者就可能选择冷冻肉,导致鲜肉的需求量下降,市场价格也会相应下降。
2、生猪生产支持政策落实
虽然我国的生猪和猪肉价格走势以市场规律为主,但是因为猪肉关系到民生问题。近几个月国家频繁出台相应政策以促进生猪产能恢复,进而稳定猪价,比如说继续实施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贷款贴息政策,期限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并将建设资金贷款纳入贴息范围。
3、进口猪肉增加
从最新数据可以了解到,到2019年的9月份我国进口猪肉总量已经达到了132万吨,这个数值甚至超过了2018年全年。进入第四季度后进口猪肉的数量进一步加大,新增9家符合我国要求的意大利猪肉企业的产品,并于2019年8月20日开始入华。阿根廷与我国签署猪肉双向进出口协议,10月份开始向中国出口猪肉。
4、非洲猪瘟病毒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我国非洲猪瘟病毒科研攻关取得重要进展,科学家团队成功分离国内生猪生产中发现的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株,采用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的方法首次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全颗粒的三维结构,为防治非洲猪瘟的新型疫苗开发创造条件。通俗来说,有了它,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就有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导致猪肉价格下跌的因素是政策落地效果与市场供需在起作用。当前猪肉价格虽有下降,但价位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加之元旦、春节临近,肉制品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这对当前生猪供应依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离猪肉自由还有多远,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2018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猪肉价格的一路飙升,很多人有了贷款养猪的想法。但是贷款用户要注意的是,申请贷款时会遇到不同还款方式的贷款产品,由于利率的表达方式往往不一样,比如说有:日息万分之五、月费率1%等等,因此很难比较出几款产品究竟哪款更省钱。有钱花推出的比价神器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贷前使用有钱花比价神器测一测,能快速计算出贷款的真实成本是多少,实际的利率有多高,帮我们节省息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