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声年年有,今年尤其多。
长租公寓会爆雷,已经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最近,一个健身APP的爆雷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想象力是有多么贫瘠,难怪别人年纪轻轻的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自己却数十年如一日黄脸朝屏幕驼背靠椅子。
这款爆雷的健身APP名叫健身猫,已于8月27日被警方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立案侦查。
首先这个名字就取得很有学问,“健身猫”,跟一些爆雷的P2P平台取名字的方式如出一辙,比如“聚财猫”、“金银猫”等。
虽然一边跟健身相关、一边跟财富、金银相关,不过它们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收割了一批绿油油的韭菜。
2
健康猫成立于2015年3月,彼时O2O的风吹得正欢,健康猫提供了一个私教约课服务,对接教练和学员两端,线上约课线下锻炼。
健身猫的私教有健身房教练、高校体育生、体育教师、专业运动员等,私教在APP上发布自己的课程,学员下单购买。
在运营初期,健身猫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一方面给私教津贴让他们拉教练到平台注册,人头越多等级越高、津贴也越多;一方面,针对不同学员的课时费用给私教额外的补贴,补贴的幅度会根据不同的时段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私教在完成了自己的课程后,一方面可以收到学员支付的课时费,一方面可以得到来自平台的补贴。
刚开始时,课时费补贴是15%,2015年6月1日之后,补贴降低至5%,2017年一度降低至1.5%,在今年2月开始,补贴一度回升至15%,之后又相继回落到10%和8%左右的水平。联想到P2P爆雷前兆,今年突然提高的补贴可不是因为钱太多了。
私教接单后对学员进行授课,学员付费评价后,学费和补贴进入私教的钱包,私教可以在规定周期类,将钱包里的钱转入银行卡。这个周期的长短也是变动的,一开始是三日,最终延长至十日。
在真金白银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私教开始自己注册学员账号,购买自己的课程,来获取平台的高额补贴,就是我们所说的“刷单”行为,最后既可以拿回自己交的课时费,还可以获得补贴,同时免去了授课的环节,一举三得。据说还有私教因为兼职刷单买了房。
为了获取更高的回报,刷单的教练们越来越疯狂,不断加大筹码,通过借钱来刷单。刷单金额普遍在十万以上,多的有两百多万,在今年补贴回到15%的水平时,又有一批新的私教加入刷单队伍。
终于,5月份,健康猫出现了无法提现的危机。紧接着的6月,健康猫就宣布完成C轮5亿元融资,不过融资消息并没有稳住私教的提现挤兑。最后干脆以提现系统故障为由,禁止了私教的提现行为,这一停就是三个月。
3
在停止提现到健身猫以非吸罪立案侦查的时间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私教和平台相互攀咬。
提不了现的私教们当然着急啊,找到平台,以报警为由要挟,并声称,自己花钱为自己冲课时的刷单行为公司是知情、并鼓励的。
平台方则表示,私教们的刷单行为是非法的,平台并没有鼓励刷单,平台才是受害方,前期被私教刷单套现10亿元,现在套了现的私教还在网上恶意攻击。
私教大量刷单,亏的是健身猫吗?平台有这么大的bug,健身猫就真的毫不知情?
首先,健身猫不亏,短期来看,健身猫需要冲业绩,需要好看的数据,来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不过这样的模式注定不能长久,最后就玩成了庞氏骗局,圈钱走人了。
再者,刷单这件事情,平台非旦知情、还默许,甚至鼓励了。据每日经济新闻获得的资料显示,健康猫运营方大象健康平台在App的公告上默认刷单行为,各主要负责人也在微信群发动私教继续通过各种融资途径投钱“冲业绩”。
4
最终的结果大家看到了,健身猫以非吸被立案。不过,这些刷单的私教们,也没那么无辜。
刷单是违法的,没错。如果健身猫运营正常,没出现提现困难,相信很多教练也会一直刷下去,等到健身猫出事的那一天,大声哭喊自己太单纯、被骗了。
不是人太单纯,而是实在太贪心,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知道这些私教数着刷单来的钱的时候,可曾想过会有今天?
对于在P2P上投资失利的投资者,尚且可以安慰,因为只是正常的投资行为,锅在平台和借款方。
对于在健身猫上栽了跟头的私教们,引用健身猫大象哥的一句话:“都不好用傻逼来骂你们”。
毕竟,赚钱的时候,人人都以为自己是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