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权益类占比45%透露哪些信号?
康波财经
摘要: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在2025年迎来里程碑式发展——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达45%。这一变化反映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成效,预示着居民资产配置格局的重大转变。文章从25万亿规模下的结构性特征、权益类产品发展的政策支撑、普通投资者的配置策略三个维度展开分析,详细解读了货币基金占比跌破30%的原因、权益类产品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政策红利对权益类基金的影响,并为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提供了具体的配置建议。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在2025年迎来里程碑式发展——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达45%。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成效,更预示着居民资产配置格局的重大转变。作为深耕金融领域20年的分析师,笔者认为这一数据变化是政策引导、市场演化和投资者行为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25万亿规模下公募基金呈现哪些结构性特征?
本文将结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5年6月发布的最新数据,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 25万亿规模下的结构性特征
- 权益类产品发展的政策支撑
- 普通投资者的配置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货币基金占比已降至28.5%,这种结构性变化值得每位市场参与者关注。
货币基金占比为何跌破30%大关?
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后,两大因素导致货币基金占比明显下降:
-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产品规模同比增长47%,分流了传统货币基金客户
- 收益率劣势凸显:当前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仅1.8%,低于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2.3%的平均收益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资金转向养老目标基金。"华泰证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张明远指出。这种"收益劣势+替代品涌现"的双重挤压,使货币基金占比从2020年峰值时的58%降至28.5%。
政策红利如何塑造权益类基金的黄金十年?
《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带来三大变革:
- 审批提速:符合国家战略的权益类产品审批时间缩短60%至18个工作日
- 持有期模式普及:规模占比从2023年的18%提升至32%,有效降低频繁申赎的影响
- 考核机制优化:新增三年滚动收益指标,改变短期排名战乱象
易方达基金总经理刘晓艳强调:"新考核体系使投资团队更敢于进行逆周期布局,这对提升长期回报至关重要。"
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45%权益占比时代的机遇?
年轻投资者(25-35岁)建议配置方案:
- 40% 科创50ETF(核心持仓)
- 30% 全球科技QDII
- 30% 新能源主题基金
中老年投资者(45岁以上)建议配置方案:
- 60% 红利指数基金(如中证红利)
- 30% "固收+"产品
- 10% 公募REITs
特别提醒: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权益类基金可享受1.2万元的税前扣除额度。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