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券商资管新规落地,哪些条款影响最大?
康波财经
摘要:2025年券商资管新规实施后,行业正面临深度转型。新规重点监管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净值化转型和通道业务限制三大领域。专家分析显示,全行业仍有约2800亿存量产品未达标,主要集中在结构化产品和私募资管计划。私募资管业务投资比例限制调整后,单一资产投资比例上限从30%降至25%,信用债投资必须符合AA+及以上评级。中小机构面临主动管理规模占比提升至70%的监管要求,行业平均主动管理占比63%仍低于标准。在主动管理规模增长35%的情况下,固收+产品贡献67%增量,前十大券商占据新增规模的82%。投资者需关注低利率环境下的久期控制,并注意产品配置中的避坑要点。
2025年券商资管新规已全面落地实施,这一轮政策调整对行业生态将产生深远影响。新规重点围绕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净值化转型、通道业务限制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据中证协最新统计,截至2025Q2,在整体市场承压的背景下,行业主动管理规模却逆势增长35%,但机构间业绩分化显著加剧。
2025新规核心条款深度解读
过渡期结束后未达标产品将如何处置?
核心条款:新规3.2.1条款给予18个月过渡期
国泰君安资管总经理张明指出:"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调研数据显示:
- 全行业仍有约2800亿存量产品未达标
- 主要集中在结构化产品和私募资管计划
- 处置方案包括清盘、改造或转移至特殊目的载体
特别提示:拥有QDII资格的机构在主动管理占比要求上可放宽至60%,这也是中金、中信等加速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原因。
私募资管业务投资比例限制带来哪些变化?
关键调整:
- 单一资产投资比例上限从30%降至25%
- 信用债投资必须符合AA+及以上评级
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岩分析:
- 直接影响15%存量产品
- 重仓城投债的资管计划受影响最大
- 中债估值显示,2025Q2券商资管持有的AA级债券规模环比下降42%,利率债配置比例升至38%历史新高
中小机构如何应对条款3.2.1的冲击?
监管要求:主动管理规模占比提升至70%
机构应对策略对比
机构类型 |
典型做法 |
效果 |
山西证券 |
处置39亿通道业务+发行ESG产品 |
9个月提升17个百分点 |
东方证券 |
引入智能投顾系统 |
运营成本降29%,净值稳定性提升 |
行业现状:目前平均主动管理占比63%,仍低于监管要求
主动管理规模增长35%的真相
增长构成分析:
- 固收+产品贡献67%增量
- 权益类仅增长8%
- 前十大券商占据新增规模的82%(中信证券单家增长480亿)
银河证券分析师王雯指出矛盾现象:"规模增长但管理费收入下降15%",反映中小机构为达标牺牲利润的价格战现状。
财通资管的差异化突围路径:
- 专注ESG赛道:新能源主题产品年化收益达9.7%
- 财富管理协同:客户转化率提升至行业3倍
- 科技赋能:"阿尔法智投"系统使投研效率提升40%
风险提示:需警惕细分领域的容量瓶颈
抗波动产品配置实操指南
低利率环境下的久期控制艺术
当前市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3%历史低位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张继强建议:
- 组合久期控制在2年以内
- 重点配置短久期城投债和优先股
- REITs产品在通胀预期升温时表现抗跌
数据对比:久期1-3年的"固收+"产品波动率仅为纯债基金的60%
个人投资者的五个避坑要点
光大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夏雨提示:
- 查备案:确认非"飞单"
- 比费率:注意隐藏的超额业绩提成
- 看透明:优选每日净值公募化产品
- 查投诉:通过投资者保护基金官网查询
- 守原则:"不熟不做",回避复杂结构化产品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