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国防预算将破万亿?
康波财经
摘要:2026年美国国防预算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总额达1.036万亿美元,较2025年增长7.8%。预算由8860亿美元基础预算和1500亿美元补充拨款组成,重点投入海军造船业、导弹防御系统和太空军的"星球大战2.0"计划。分析显示,中美军事投入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在军舰建造方面投入仅为中国的1/5,且在导弹防御领域的投资回报率不及中国。预算增长将显著影响军工产业,推动主要国防承包商股价上涨,但也带来债务风险和供应链压力。立法过程中围绕社会福利与军事开支的博弈,以及涉台条款可能加剧中美紧张关系。专家建议投资者关注导弹防御、太空技术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警惕预算不可持续性风险。
2026年美国国防预算将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这一标志性事件引发全球关注。根据五角大楼披露的《2026财年国防预算》文件显示,基础国防预算达8860亿美元,加上1500亿美元的补充拨款,总额达1.036万亿美元,较2025年增长7.8%。其中1500亿额外资金将重点投入造船业与导弹防御系统,并包含"星球大战2.0"太空威慑计划。作为军事财经分析师,我认为这不仅反映美国军事战略转向,更将对全球军工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预算核心数据
万亿预算的钱从哪来,怎么花?
2026年国防预算构成呈现"基础+补充"双轨特征:
- 基础预算:8860亿美元,覆盖人员薪资、装备维护和日常运作
- 补充拨款:1500亿美元,重点应对"中国军事威胁"和"俄罗斯核威慑"
需注意的是,这种"一次性拨款"机制虽能快速响应需求,但可能扭曲长期采购计划。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报告显示,该操作可能导致2027-2030年出现预算断崖风险。
各军种分配谁是大赢家?
深入分析美军预算分配数据:
海军:
- 获43%追加资金(645亿美元)
- 用于建造3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和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空军:
陆军:
太空军:
- 预算激增85%至460亿美元
- 180亿专门用于"星球大战2.0"计划
中美军事投入对比
造舰竞赛中的"5:1"差距
中美造舰资金对比:
- 美国:计划新建9艘主力战舰
- 中国:同期规划23艘
- 双方造舰资金投入比例达1:5
美国船厂现代化改造资金仅获37亿美元,不到中国同类投入的1/8,导致美国军舰平均建造周期比中国长1.8年。
导弹防御:技术路线差异
在导弹防御领域:
- 美国:投入270亿美元发展动能拦截技术
- 中国:侧重电子干扰和超高速导弹突破
从投资回报率看:
- 美国:每10亿美元投入可部署16个拦截单元
- 中国:同等投入可生产40枚高超音速导弹
军工产业影响
巨头狂欢与中小企业机会
国防开支法案对军工企业的影响:
- 雷神技术(RTX)股价单日跳涨5.2%
- 洛克希德·马丁(LMT)上涨4.7%
法案强制要求主承包商将18%合同金额分包给中小企业,创造约220亿美元市场空间。但需警惕供应链风险:航空级钛合金等关键材料库存仅够维持9个月生产。
隐藏的财务风险
美国债务危机风险正在累积:
- 财政部计划增发800亿美元特别国债
- 部分军工企业出现估值泡沫
- 诺斯罗普·格鲁曼(NOC)当前市盈率27倍,远超5年均值19倍
立法争议焦点
福利换枪炮的博弈
国会国防预算争议核心:
- 民主党:坚持加入340亿美元儿童营养计划
- 共和党:要求核武库现代化资金不得少于280亿
- 每增加1美元军费,需削减0.6美元社会福利支出
台湾条款的潜在影响
法案涉华部分最危险的是:
- 第1247条:授权为台军提供20亿美元军事培训
- 第8802条:要求国防部报告"摧毁中国造船能力"方案
这些条款可能迫使中国加速抛售美债,推高美国融资成本。
结语:万亿时代的投资方向
2026年国防预算突破万亿标志全球安全格局转折。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导弹防御和太空领域细分龙头
- 中长期警惕预算不可持续性
- 重点关注通用动力(GD)等造船企业
- 适度配置雷神技术
- 增持黄金ETF对冲债务风险
本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