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板分享了自己十年来在一个在内蒙古边境小城市开店的经历,从接手一个店铺后,第一个月都不知道卖什么的纯小白,到小店一个月轻松几十万业绩的老司机,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福利:度小满零售知识服务社群上线了,想和更多同行交流,请详见文末。
就靠着这么个小店,还清了北京房贷,帮岳父母改了两层小楼,还买了套新房。很多人说,小城市没机会,这个老板的经历会改变的想法:
还记得2012年从北京回到我的家乡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开店,这是一个人口只有十二万的小城,老婆是北京农村的。当时也很迷茫,也是第一次开店,一直在北京打工,我对左旗也是一无所知。
当时跑了好多地方去看店,自己也没概念哪片人流量多,人口结构,消费喜好,费用投入...都不太清楚。后来在家人的建议下 ,我在一个过期的老市场转了家服装店。刚开始一个月都不知道要干什么,服装店剩下一堆衣服,边甩边想出路。当时也主要是北京买过房子,就剩一万多流动资金,将近一个月时间都在甩服装。
后来我们分析要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俩在北京几家公司工作过,我在家电家纺有资源,但投入太大,老婆在禧天龙,利洁时等快销行业工作过,于是和禧天龙公司联系,我们对产品很熟,价格也是出厂价。当时左旗都是很低端塑料制品,我们做中高端的塑料家居用品也算弥补空白,买了一千多块钱旧货架,刷了个白墙就开始我们的新店。
老婆曾经是禧天龙的培训经理,产品很熟,虽然价格贵,但慢慢也了有很多回头客。刚开始生意也不好,最惨淡的时候一天营业72块,至今记忆犹新。还有我们不议价,当地人很多人不能接受,但现在想是对的,对价格太敏感的顾客也不是我的顾客。
后来也是边学边做,利用我们的优势,从北京进了许多左旗没有的产品,产品线也由单一的塑料家居转向创意家居,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也有了很多回头客。
后来发现左旗卖石头的多,开始做奇石收纳盒。那会没钱也很拼,不怕苦,老婆看店我常常到各种石展,市场摊位送奇石盒。也开始学着摆摊,一次在展销会摆摊,辛苦一天没卖多少钱,钱包放车上让人连包偷了,这也是成长啊。这都是开店前两年的经历。
小城市生意相对好做,竞争程度低,即使有竞争,我的策略也是找更高质量低价的同类产品,要么找新品替代,一般不硬碰硬的打价格战。
左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很高的,房子便宜,固定开支少,所以有闲钱消费,家家装修豪华,房子一百多平起,穿着也很时尚。不像北京大爷给人印象,光膀子踏着拖鞋拿瓶二锅头到处聊。小城市人口少,大品牌看不上,缺少好的产品好的服务,所以有好产品就能有销量。
前两年过得顺风顺水,我们店几乎成了茶座,好多公务员上班打完卡就三五成群过来找我爱人聊天,走的时候都手不空,用过的顾客大部分都成回头客。可是,慢慢的出现瓶颈,我卖的都是耐用消费品,质量好一下不坏,消费多的就那些人。后来就开始不断扩展产品种类,甚至顾客要什么我们回北京找什么。
当时太顺了,就有点忘乎所以了,有好几家店从我这拿货,我就想开分店,开大店了,甚至想把老店关了搬到最好地段去,现在想都是范傻。
后来,在我们小区门口开了个分店,但发现两个店距离太远,老店忙的时候忙不过来,新店闲的没事,还要耽误一个人。新店开了一年多,总得没赔钱还发展了许多新顾客。后来八项规定的影响。店里公务员少了。又开始做了些进口家居洗化产品,来提高客单价,对营业时间也进行调整。开店容易守店难,困难总会不断出现,总得想办法不断改变销售思路。小老板也不容易,要宣传采购销售售后物流什么都会。
最近失眠,写写这几年开店经历思路,理下思路,希望在北京开店遇到类似情况能有应对,也希望对创业小老板有用。
今年四十多了,最有创劲的时候过去了,左旗的十一年,除了挣了些钱,就学会了安逸,把以前北京上班学的东西都忘光了。但在这几年我打通了采购渠道,积累了丰富的零售经验,还清北京房贷,还帮北京岳父母翻盖了两层楼,左旗也买了一套楼房,也积累了一点财富。还生了老二,还算成功吧。
要说什么是我们这几年最大的遗憾,那就是因为开店影响了孩子的教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