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大放水的时刻,中国也深受其害,外汇储备缩水不说,上游资源品的大涨,导致中国制造业成本升高,下游的消费不畅导致成本无法转移,制造企业利润受到极大压缩,经营压力同样巨大。
中国如果单纯想解决这个问题,很好办,跟随美国大放水就可以了,这样下游就会因为国内同样放水,有钱消费,企业的价格也能传导到终端;
但08年的刺激告诉我们,这是饮鸩止渴,最后只会资产迅速泡沫化,并且造成疯狂的通货膨胀,经济过热,产能过剩,事后才会发现,短期的刺激只是一种慢性毒药;
所以,这次中国选择不跟,而且为了杜绝美国放水后再抽水对中国经济的危害,中国动用了五项措施化解美元滥发风险;
最终为了一个目的,货币大放水时代过去后,中国能够保持目前的竞争优势地位,取得对美发展上风,持续且稳定向上发展。
措施具体如下:
1、取消出口补贴,将通货膨胀转移回美国国内
从去年开始,中国就陆续取消了部分钢铁、有色、化工、塑料、橡胶、玻璃出口退税补贴,
美国一边放水,一边上游涨价,还想压低单价用发毛的美元换走中国的实物商品,
所以,中国直接将出口补贴取消掉,出口企业为了盈利只能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提高,国内通货膨胀节节走高,而且就趋势看,控通胀的压力巨大,导致其自食其果。
2、供给侧改革,去产能
YQ之后,只有中国有能力开足马力生产,美国仗着金融强势地位,一边从中国进口廉价商品,降低本国因为货币滥发造成的通胀,一边用上游资源品大幅涨价从中渔利。
如果按照08年的经济刺激与对冲策略,我们会选择跟随放水稀释美元贬值压力,但这又会导致短暂繁荣后再次产能过剩与发展乏力;
所以,这一次,中国选择硬怼,不但没有滥发货币对冲汇率风险,还直接搞起碳中和,在逆势中进行供给侧改革,去产能;
那么,为什么这次我们要采取和08年截然不同的做法?
直接原因就是去产能能降低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需求减少,等于是对原材料涨价的釜底抽薪,没有需求,国外原材料的涨价就会没有支撑,价格自然就会下降,铁矿石就是如此,从今年7月到9月,2个月时间已经直接腰斩。
目的就是防止短期刺激造成虚假繁荣,再次酿成08年的货币大放水后产能过剩,投资浪费的场景;
08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中国被迫跟随美国进行放水刺激,4万亿计划短期内是刺激的中国经济炙手可热,但随着危机的逐渐过去,中国热钱汹涌时扩张的大量产能却无处释放,内部倾轧严重,
危机过后的钢铁、铜铝等价格大跌,导致卖钢铁还不如卖萝卜,而且巨大的产能建起后又无法轻易停工,铁矿石需求大增,反而让西方借助大宗定价权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的情况是,西方因为疫情的原因被迫将大量订单提供给中国,但这只是暂时的利好,
事实上,欧美对中国的打压从未停止,当欧美的生产供给恢复后,绝对会缩减现在对中国的订单,
中国如果现在被短暂的繁荣蒙蔽双眼,盲目扩张产能,等西方缓过来后,又会再次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这就是一口毒奶,喝了暂时管饱,但以后会死的更惨,
所以今天的中国才坚决抵制这种短期诱惑,坚持去产能策略,减少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提高国内企业的经济质量,为的就是挺过这样的时刻,
这中间会有短痛,但活的够长才能活的更好,总比以后外贸订单暴跌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小的多,
而且现在放任不管,任由产能扩张,到时订单暴跌,被动去产能企业只会更痛苦。
3、将美元转化为实物资产,对冲外储贬值压力 提高进口与实行全球布局矿产战略
YQ后,中国出口节节升高,但美元滥发严重,中国如果不跟随,本身的外汇储备就是币值缩水,实际造成中国多年辛苦创汇财富的流失,而且,上游资源品还涨价严重,侵蚀中国制造业利润。
所以,中国选择将美元花出去,只保留正常外汇储备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在看到出口数据旺盛的同时,进口数据同样异常亮眼;
中国进口数据
这样将美元花出去换为实物,比如在低位时中国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国家储备,既能对冲美元贬值,又能低价抄底;
而且,中国开始积极用外汇布局全球矿石资源,只在2020年,高额的矿产收购就进行了10起:
20年3月,盛屯矿业收购恩祖里铜矿公司
20年6月,紫金矿业并购圭亚那金田公司
20年6月,白银国际参股公司收购Namoya金矿
20年7月,洛阳钼业收购Kisanfu铜钴矿,冲击全球最大钴供应商
20年8月,赣锋锂业收购Minera Exar股份,加大盐湖提锂投入
20年9月,宁德时代收购NEO公司股权,布局上游锂资源
20年12月,赤峰黄金收购Bibiani金矿
20年12月,山东魏桥组团收购西芒杜1、2号矿块,合力开发超级铁矿
20年12月,山东黄金收购卡帝诺资源公司
据标普全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已经拥有425个矿业项目;
现在,上游的矿石资源大涨,中国的未雨绸缪也迎来了回报,
而且,随着中国对全球上游资源品的投入加大与产能扩张,中国对国外控股资源的依赖将越来越低,这样下去,只会让美国可打的牌越来越少,更有利于中国独立自主发展。
4、防范资产泡沫化,压制资产升值
从去年到今年,热钱一直在流入中国,想法推高中国的股市、房市、大宗等等;
第一的目的是炒作泡沫后,割韭菜投机渔利;
第二就是将中国资产高度泡沫化后,在美联储收紧货币后抽身离去,杀估值与资金抽血同时打击,导致中国的资产大跌,酿成金融灾难,
等到中国的资产严重下跌后,外资的热钱再次流入,低价抄底,将中国多年积累的实物资产与财富低价据为己有,完成对中国的收割。
所以,中国去年到今年那么难,还是坚持压制房市,调控房产,就算经济艰难,也没有再放松控制,
包括股市也只是在3500反复横盘,并无全面泡沫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就是防范后期热钱的流出,提前控制风险,哪怕日后热钱流出,对国内的冲击也会减弱,直接卡死资本的图谋。
5、适当宽松,精准灌溉,在保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中选择了货币独立
这条路,其实很难
因为当华尔街控制大宗原材料价格暴涨的时候,就逼着世界其他制造业大国,不得不跟着美联储降息大放水。
因为不这样做,
第一会造成国内的外汇储备大幅贬值压力;
第二,只有这样,消费端的消费者们手里才有钱去购买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商品。
而如果其他国家敢不跟着美联储大放水,巨大的升值压力就会蚕食其国内制造业利润,造成其他国家制造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局面。
因为如果消费端因为自己央行不放水而导致下游传导不畅,那么再加上生产端原材料价格暴涨,就会让企业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
所以,基本上来说,只要美联储大放水,世界其他国家迫于压力就不得不也跟着大放水。
但这样的话,美联储的通胀压力,就顺利成章的转移到世界其他国家身上了。
但这次中国还是顶住压力不跟,任由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造成压力,任由美元贬值造成中国外汇储备的减值损失,
在保汇率还是货币政策独立中选择了货币政策独立,这是为长远计,只要中国顶住了这波压力,事后美元收水时对中国的影响就会直接减弱,
相反,美国现在放水却要承担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而且,美国为了这次的大放水,国债规模已经直接彪升为31万亿以上,而美国去年的财政收入只有7.2万亿美元,
现在美国的利息很低,只有0-0.25%,但只要美国敢加息,比如利息提升为2.25%,国债利息支出就将达到6975亿美元,单单利息支出就能占据美国财政收入的10%左右,财政支出压力直接加大,
要知道美国去年的财政支出为9.8万亿,早就已经入不敷出,利息再增加的情况下,美国的财政赤字只会更加巨大。
美国是可以选择继续印钱,但无休止的印钱只会打击全球对美元的信心,导致全球去美元化行动,
实质上,欧洲与中国早就开始推进这方面的行动了,中国近年推动的人民币直接国际结算,本就是为破局去美元化做的努力,美国如果继续选择大放水,只能说是不做不死。
而且,美国在危机后还继续印钱的话,同样也会造成美国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到时,搞得美国自己增长乏力,再叠加通货膨胀,进入滞胀阶段,只会对美国自己的经济造成的危害更大,
而且货币极度宽松也会进一步加剧美国的贫富分化,到时,社会矛盾只会更加突出。
而这时,中国不跟随放水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美国如果选择加息,由于中国现在的克制,美国如果后续真的开始加息,对中国的冲击将直接减少几个量级,
相反,对美国本身却伤害巨大,到时,在比差的大环境下,中国反而能取得优势地位,缩小与西方的差距,让西方对中国的封堵直接失效,完成经济转型,
最好在这个过程中争取人民币国际化的份额,撼动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这样中国以后的路只会越走越顺。
6、总结
其实,现在的选择,就是中国的取舍之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用现在的短痛换取以后的长远平稳发展。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用现在的暂时困难,换取以后经济危害的降低和对全球的竞争优势,才是中国想要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