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申请 大神发话了:股市还能涨!

大神发话了:股市还能涨!

摘要:元旦后这波破3500的暴涨,基金确实出圈了。

高善文发2021年年度策略了。

高善文是安信首席经济学家。虽说是行业内的正规军,但因为敢说敢写,经常是先刷屏朋友圈,然后又全网和谐。 

高善文这回分析了股市上涨的核心因素及预测。

他研究了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期间的储蓄率。

每次疫情期间,大家都很慌。全球的储蓄率(包括货币基金)都出现了大增。增加的储蓄被称为预防性储蓄。 

由于资金从股市转移到预防性储蓄,导致股市急速下跌。

在疫情的后期,恐慌逐步消散,预防性的储蓄逐步开始释放,储蓄率开始下降。

释放出来的预防性储蓄,一部分去了股市,另一部分去了楼市

对于股市和楼市而言,并不是回到原状就结束了。 

因为叠加了预防性储蓄,流入的资金量比正常时候要多,导致市场显著地上涨,估值急剧地抬高。

最终结果是,疫情后期,股市要比疫情前还要高。 

欧美,特别是英语国家的预防性储蓄率比咱们高得多。

中国为主的东亚儒家文化地区,原本赚100存30。疫情爆发后,存到35就顶头了。

欧美百姓原来是赚100,存5块。疫情爆发后,直接存到30。

由于预防性储蓄弹性特别大,欧美股市的V要比我们深,但反弹也比我们高(即使疫情仍在持续)。 

总而言之,新冠疫情下,全球人民为了未来的保障,拼命储蓄。但到最后,多存的钱,都拿去炒股买房了。

高善文接下来做了预测:

预防性储蓄总有释放完成的那天。释放完成后,这波牛市基本到头。

到时候大家会去正常消费,导致经济提速,通胀上升;于是当局收紧货币,又会进一步打压股市。

不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预防性储蓄都不会很快恢复到0。

这意味着,牛市在2021年甚至2022年还会继续维持。 

高善文预测得准不准,不好说,但我肯定转述到位了。

。。。。。。

不过,我也顺着高善文的分析,做了点研究。 

高是从人民群众资金面的角度,我是从人民群众情绪面的角度

元旦后这波破3500的暴涨,基金确实出圈了。三方面体现:

(1)百度、微信和头条搜索指数。 

百度、微信和头条的用户范围比较广,没有特定人群。 

元旦后,「基金」的百度指数、头条指数热度暴增。搜索热度相比前几个月翻了4倍。

微信搜索指数差点,但也翻了倍。

基金的百度指数

基金的头条指数

(2)微博热搜。

微博用户标签是追星、年轻人群。 

「基金」昨天冲到20,目前还在28。

要知道,微博里娱乐圈大小明星买热搜成风,但没人会给基金这两个字买热搜。

靠着群众的力量,冲到这个高度相当可怕了。

(3)知乎热榜。

知乎用户群体以高收入、高教育水平的白领、学生为主。

基金成功登上排行榜第一名。

上一次股票和基金出现这么火的热度,还是2020年7月的那波暴涨。

我还看了百度的搜索关联图谱,热度增长较快的相关搜索为:

「基金1000块一天赚多少」、「基金七不买三不卖口诀」、「基金怎么玩」。

下降较快的相关搜索为:

「指数基金」、「基金定投」。

很显然,上升较快的,多是小白型语句。

基金背后是股票,波动很大,怎么能问出1000块放一天赚多少这种理财式问句。

基金的投资研究显然也不能用一句口诀来解决,否则人人都是亿万富翁了。大家还愁内卷个啥。

又看了下头条的基金关联热度分析。

头条的基金关联分析(红色为热度上升,绿色为热度下降)

收益」、「涨幅」、「最新净值」、「加仓」等词的热度在上升。 

而「理财」、「赎回」、「基金经理」、「财经」的热度在下降。

很显然,在高收益的吸引下,以前很少投资基金、缺乏投资常识的大妈、白领、学生仔、追星族陆续入场了!

合适的时候,咱们可以含泪把手里的筹码让给他们。

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拿1万年不动摇。

如果突然开始下跌,他们实在拿不住了。我们也会在合适的时候,再把筹码接回来。

都是中国人,我们一定不会坑同胞的

现在风险资产的合理仓位,我建议从4~6成,下降到3~5成。

具体根据个人情况上浮或下调。

比如,有1000万净资产,完全可以做到7、8成。毕竟还有数百万的灵活资金。反之,就保守点吧。

关于仓位怎么算。我把各类产品的风险资产权重列出来,供各位参考:

股票:100%;

场内ETF:100%;

场外指数基金:95%;

股票型基金:90%;

偏股混合基金:80%;

灵活配置基金:50%;

偏债混合基金:20%。

纯债券基金:0;

存款理财:0。

举个栗子,假设小远同学持有10%的存款理财、20%的偏债混合基、60%的偏股混合基、10%的股票。则他的风险资产真实仓位为:

10%(存款理财占比)*0(存款权重,下同)+20%*20%+60%*80%+10%*100%=62%。即6.2成。

也报下个人仓位。

我去年4月份满仓,7月份上3400后,慢慢减到6.5成仓(回过头看,是错的,毕竟中美股市此后还在涨)。

前一段时间中概股因反垄断暴跌,加到了7成仓。

现在说一点不纠结,那是假的。毕竟A股这头老牛已经在往山顶冲锋了,说不定哪天就冲出悬崖了。股市的风险在不断积蓄。但完全不慌:

涨,尽享受益;跌,加仓到底。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申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