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借款时而出具的书面凭证,它也是债权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如何将借条写的符合法律规范,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是每个债权人必修的功课。借条这种东西,放在讲道义的人身上,那是可有可无,但是遇到居心叵测的人,那就是紧箍咒。但是,如果是这五种借条,写了等于白写,你的钱可能就拿不回来了。
一、借款基本信息不全面
借条作为借贷关系的凭证,必须将借贷事实表述清晰,除了借条本身必须是一张完整的纸,还需要包含以下信息:
1、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法定全名,注意不要把姓名写错, 免得到时不认账;
2、借款金额,大写小写都要写清楚,这样减少篡改数额的可能性;
3、借款时间、还款期限,写清楚借贷事实发生的时间,以及归还期限;
4、借贷双方亲自签名,如果是担保借款,担保人也应当签字;
二、在签好的借条上做二次修改
在签好的借条上做二次修改是一种有篡改嫌疑的行为。所以不管是在双方合意的前提下在借条上做二次修改,还是单方面私下进行涂改,都破坏了其合法性和真实性,这样的借条不被认可。
三、在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情况下写下的借条
借条的书写人一定要由借款人书写,而不是由贷款人书写。但如果借条是在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以欺诈、胁迫等方式乘人之危的手段下写的,这样的借贷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总之,借条中应表示当事人的真实意图。
四、借贷行为涉嫌违法犯罪
涉嫌违法犯罪的借贷包括了高利贷、赌债等,最常见的就是赌债。一些人在赌博的时候输光了所有的钱财,但还想要继续赌,所以输钱没钱给就打借条,赌债在我国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因赌债而产生的借条也不受法律保护。不仅一分拿不回来,还可能被罚款。
五、借条上出现模棱两可的字眼
不要把借条写成了欠条,两者最大的区分就在于成因不同和诉讼时效不同;不要使用多音字“还”"huan"和“hai",“还”字既可以理解为“归还”,又可以解释为“尚欠”;“借”和“借到”一定要写清楚,写清楚才能表明钱的去向,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总之,借条内容应反复阅读,不留歧义。
当今社会,可以说向别人借钱或者被借钱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在借钱给别人时,不要以为随便打一张借条就可以,借条可能是你要回欠款的唯一凭证,总之,你越注意细节,诉讼风险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