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时候退休呢?这个问题不仅取决于国家的退休政策,与自己的年龄也密切相关。退休政策是每个单位都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企业职工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不得擅自让员工延迟退休。但有时候员工认为自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单位还不允许退休,给出的理由是以档案记载的年龄计算的话,还不符合退休条件,很多员工也对此有疑问,退休年龄到底怎么计算?
我国的退休政策中对企业员工退休年龄有明确划分,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员工退休年龄是不同的,正常情况下普通男职工六十周岁退休,女干部五十五周岁退休,普通女职工五十周岁退休,从事特殊职业或者符合提前退休的职工除外。
但是要想准确预测自己什么时候退休,还要了解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的判定标准。正常情况下企业员工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和职工档案记载的时间是一致的,如果是这样,退休年龄不会有异议。如果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和职工档案中记载的信息不一致的话,应该按照哪个时间计算退休年龄呢?
相关政策规定:职工退休年龄的计算判定采用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如果这两种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不同,应当按照职工档案记载的时间为准。这就是为什么自己明明到了退休年龄,而企业却说不符合退休条件的原因了。
有些职工在了解这项规定以后会故意更改职工档案信息以达到提前退休的目的,但这是不允许的,被发现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虽然国家早已提出了“延迟退休”的消息,但是目前还没有下发相应的政策,所以2020年依然按照原先的退休办法实施。如果身份证上的年龄和职工档案记载的年龄不符,要以档案记载为准,大家要了解这些和退休相关的信息,确保自己能按时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