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刚刚加入格局教育,我就开始听赵正宝老师讲的基金课,那时候想投资的基金主要是混合型基金,因为感觉收益更高。
于是我就按照赵老师教的筛选方式选了一只混合型基金,开始定投,然后投了半年多,一年收益大概10%左右。
后来老婆看到我赚钱了,然后就跟着我投,结果高位买入,中途亏损了。问我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她亏了钱,就再也没有继续定投这只基金,我当时对基金并不了解,只能说让她继续定投,只不过她就不想投了。
刚开始学会投资基金,而且还赚了钱,还是挺激动的,所以就到处跟朋友讲投资基金的好处。
过年那会,跟朋友一起摘草莓,我就跟朋友说投资基金的好处,甚至还推荐了股票型基金。
简单科普下,股票型基金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型基金,一种是被动型基金。
主动型基金的目标,是为了超越大盘指数;
被动型基金(主要是指数基金),为的就是跟踪指数,不追求超越大盘。
你如果投资过基金,有没有和我类似的经历:你觉得有的基金好像不错,那你就想推荐给朋友,但是后面才发现,自己了解并不深入,朋友赚钱自然是好事,亏钱你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后来我对基金学习了解越深,而且赵老师也经常强调投资指数基金为主,主动型基金只能做3年内的投资,而且需要经常关注基金经理有没有换。
为了做好长期投资,我开始关注指数基金。2018年有一本书对我帮助很大,《绿角的基金8节课》(台湾版本)。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球视角,我才知道主动型基金赚钱大概率是靠运气。
我才知道美国还有接近0管理费的指数基金,而同样的基金在台湾还要收2%的管理费。
我越来越意识到,对普通人来说,想要大部分时间专注本业,又要用最少的时间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指数基金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后来我就把股票型基金给卖了,然后主要投资沪深板块的指数基金。当然,我也投资一部分股票。
巴菲特说:要投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那么低成本你是怎么理解呢?
我第1次看这句话的时候,我以为是要在市盈率低的时候买入,主要是熊市买入,那在牛市涨起来,收益就更大,这是我理解的第1个低成本。
后来越来越意识到:基金费用才是关键。
在个人财务上开源比节流更重要,而在投资上:节流比开源更重要。
所以在投资的时候,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减少费用。
那么你们是怎么选择指数基金的呢?
沪深指数基金:
001 大公司
002 大规模
003 低费用
其实对于指数基金来说,基金经理就没那么重要了,对于主动型基金来说,基金经理最重要。
所以如果你们在选择指数基金基金,其实看这三个方面就足够了,对于指数基金来说,所以核心是靠公司的策略,大型的基金公司非常重要。
刚刚讲的是沪深的指数基金,比如说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
那么请问如果说你发现你定投的指数基金一年了,费用远比其他的高,怎么办?换掉。
多出2%的费用,32年可以扣掉你一半的收益。
除了代表大盘走势的沪深指数基金,还有行业相关的指数基金,你有没有投资过?
2017年我认为从长期来看,环保是全球的刚需,新能源是需要取代旧能源的。
我老家汕头做的是服装为主的产业链,前几年都倒闭了很多染布厂,就是因为他们污染水源,所以我当时自以为环保是个趋势性行业。
可是我投资的环保指数基金一直都没挣钱啊,一年多时间甚至还亏了3%,这说明我的判断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时机还没到。
后面我有个朋友告诉我,她之前就在环保公司工作过,但大部分项目都是靠政府来让公司投标的,有关系的公司,他们拿到项目就更容易。
也就是说环保不是靠整个市场需求驱动的,而是靠政府驱动的。像我知道牛奶肯定是大家想买才会买,这是市场需求,而环保是国家要求做,才有人做。
后来我就问自己:我对这个行业有没有异于常人的深入了解?
其实并没有,无论是赚了还是亏了,我都是在赌博。就算赚了,也不能代表我判断对了,我只是运气好。
很多人所谓的预测准确,其实只不过是运气好猜对了。
我投资环保基金亏了1年多,我就卖了,好在我没有把握,所以投资只有几千块。
我也曾经投资过医药行业的指数基金,因为中国有老龄化和三高人数越来越多,我以前还做过安利,了解健康行业,只不过持有的一两年时间,收益也不到5%。
后来我又问自己:我对这个行业有没有异于常人的深入了解?
其实并没有,大家都知道老龄化和三高,我并没有什么优势。
我重新衡量了一下自己的能力圈,并且做了选择,如果我对一个行业里面的公司没有深度了解,没有远超常人的独立见解,我是不会投资这个行业指数基金的,即使投资,也是小资金的投机。
2020年2月底我还买了医药和医疗基金,当时想着疫情来了,那这些基金肯定要涨,当时以为会有1个月内会暴涨,最后实际上并没有。
只不过那是一笔闲钱啊,所以就放着,没想到最近看的时候反而涨了10%到20%。
只不过,这也是赌,用小钱投机。运气好的人,可能在医药上都赚了50%了,只不过没法复制。
如果你发现你之前买的纯粹是赌,赌对了可以大赚,钱也不急着用,那这笔钱就放着了。
如果你发现你之前买的判断是错误的,那么就卖掉,重新做决策嘛。
必须持续强调:用闲钱投资。
我用的钱如果不是闲钱,就不得不在亏钱的时候卖掉,或者在赚钱之前卖掉,这都是挺惨的事情。
有些钱是靠运气赚的,这种不一定能够复制,但赚到了,那也是好事,就像打新股一样。
但是因为是赌,所以绝大多数人是不敢下重注的,所以啊,赌博的收益顶多就是锦上添花,没办法改变命运。
要找胜算在51%以上的投资方式进行长期践行。
比如说定投低成本的沪深指数基金。
我之前买了费用比较高的指数基金,于是我就卖掉然后换了。
巴菲特投资了领航基金和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的标普500,这两家公司都是规模最大、基金管理费最低、历史最久的指数基金公司。
想要投资指数基金,也要选择公司规模大,时间久,费用低的指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