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次,我们团队把857支指数基金的历史业绩做了一次拉网式的核查。
这一次我们主要研究的是1548支债基的历史业绩表现。
一、查询方法和过程
研究方法和上一期研究债基方法类似,如下:
原创 乐山大佛 | 来源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上一次,我们团队把857支指数基金的历史业绩做了一次拉网式的核查。这一次我们主要研究的是1548支债基的历史业绩表现。(1)、采集1548支基金自从成立以来的累计历史收益率;
(2)、采集的1548支基金根据其历史累计收益率进行分类,分为18个区间,如下图 ;(3)、计算每个区间对应基金的占比,再以该区间的均值收益率计算该区间的加权收益率;
(4)、算数平均成立时间是指某区间基金的平均成立时间,区间内五支以下的基金全部统计;五只以上的基金取前五支计算平均成立时间;(5)、几何平均成立时间:每个区间的算数平均成立时间 X 该区间的占比;每个区间的几何平均成立时间之和既为1548支指数基金平均成立的时间。

1、1548支债券基金,有1518支基金累计收益率为正,盈利的基金占到了98%;亏损的基金有30支,占2%。
解析:如果从债券基金成立之初就开始定投,每天均值定投,累计下来,盈利的几率能达到98%,仅有2%的几率会亏损。所以不要看到那些媒体报道某某债券又违约爆雷了,可实际上投债基盈利的几率极高,能有98%几率盈利。2、1548支债券基金,从成立以来,通过数量加权,收益率加权后,大概率能有30%的累计收益率,所有指数基金平均成立时间为5.4年。债基的平均成立时间比指数基金长了近一年,侧面反应债基能长期活下去的几率比指数基金更高。解析:如果债券基金从一开始成立即定投,那么到目前为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能有5.57%。3、1548支债券基金在平均成立时间5.4年内,债券基金收益率区间中,落在0到20%之间的概率最大;一共亏损的30支基金中,有21支亏损在5%,亏损超过5%以上的仅有9支,占到所有债基的比例仅为0.58%。因为A股指数的波动对债基的影响很小,所以对整个分析债基历史业绩的误差也很小,唯一影响比较大的误差估计就是历史业绩表现差被清盘掉的债基,那部分没法统计。另外债基业绩表现很稳定,即使使用定投的方式,能拉低持仓成本的作用也非常小,而且债基的平均成立时间比指数基金还要长近一年,分摊到每年后的影响就更小。

债基整体风险远远小于指数基金定投风险,盈利几率能到98%,而指数基金盈利几率只有70.2%,另外如果运气不好碰到亏损的基金,债基亏损力度也是远小于指数基金亏损力度。
实际上我们这次统计的债券基金,它最高持股比例最多的能到20%,债基持仓里面如果持有股票比例较高的,往往风险也会大的多。如果要想进一步放小风险,可以直接选择纯债基,纯债基的风险比绝大多数债基的风险还要低,它的年化收益率应该更接近债基的平均收益率。 除了买纯债基以外,还有一个风险更低的操作方式,那就是直接去四大行APP里面买国债,买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发的债,还有像北京债、四川债这些地方政府公开发行的债券,这些实际上违约的几率都是无限趋近于零,更别说发生坏账的风险。这几类收益率方面的表现一般就是北京债高于政策性银行的债,然后又高于国债,这三类之间虽然风险差异有不同,但实际上风险差异小到我们肉眼都很难看见。只有在特别极端的情况下,这三大类的风险差异才会显示出来。
最后,债券基金的整体风险因为远远小于指数基金和股票基金,指望它发财是指望不上了,债的收益率就那么多,除了基金本身的收益外,基金公司还要赚点管理费、托管费、申购费、赎回费等等,能留下年化5.57%的收益率给投资人,其实也比存银行或者放余额宝强不少,就看这些产品的风险自己是否能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