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是P2P行业今明两年的生死劫。
合规、整改、自查、验收将一直是P2P行业的主基调。
据网贷之家估计,目前正常运营的平台只剩下1200家,估计最终备案通过的平台不超过300家。
也就是说,假设明年备案成功的平台不超过300家,那么接近1000家的平台都会被淘汰、清退。
意味着,备案意愿、合规进度,自查验收,不仅决定着平台的生死,更关乎投资人资金的安全。
于是很多人就来问左哥:如果我投的P2P平台无法通过备案,我们该怎么办呢?
左哥综合目前P2P行业的备案情况,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对策。
一、平台,首选备案概率大的
不管投哪个地区的P平台,都要符合监管备案要求,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核心:
1. 资产业务是否已整改合规,是否有假标和自融的负面;
2. 存管银行是否在白名单里,是否有律所和会所意见书;
3. 平台是否按一百零八条细则整改,并提交了自查报告;
平台提交自查报告后,会陆续启动现场检查。所以后面在合规备案这块,应关注的是平台的备案进度。
很多人会问,怎么看平台业务合规备案进度?其实这个时候很简单了,你看下想投的P2P平台,是不是满足上面几点的要求。
1. 自查报告:如果平台还未提交自查报告,相当于交白卷放弃考试,基本上放弃备案了,大概率是第一批出局。
2. 存管银行:存管银行未进入白名单,一是等着自己的存管银行通过白名单测评;二是及时切换银行存管系统。
3. 资产业务:现在仍有不少平台存量资产业务存在超额、有现金贷等问题,如果不能清理完毕,也会影响备案。
一般来说,平台这上面的都满足,大概率能够通过备案的。
二、万一备案不通过,怎么办
实际上,平台合规备案的进程,也是行业出清的过程。
从目前的环境来看,雷潮不少问题平台,造成的社会影响实在太大,监管层不想再给自己惹麻烦。
自改自查、协会检查、监管部门行政复核,每一轮下来,都会有被劝退、或者知难而退的。
所以, 明年平台若没有通过备案,监管也会给清退的缓冲期,引导P2P平台良性清盘出局,避免造成投资人较大的损失(除非平台窟窿很大填不了)。
你要做的就是,在投平台之前,按前面的几个核心要素,评估准备上车的平台,通过备案的可能性大不大。
备案意愿较强,平台合规性好,综合实力中等,建议是1-3个月短期轻仓参与。
综合实力较强,合规备案无忧,这一类基本是头部平台,可以6-12个月参与。
预计不能通过备案的平台,那就不要去投了,已经投了则到期退出另做打算。
三、P2P,后面我们应该怎么投
左哥之前有分析,投资人有向头部平台集中的趋势,去头部平台避险是不少人的选择。对于大多数投资人,也可往头部平台适当倾斜。
对于头部平台,没有权威定义,建议参考第三方的数据。
排名靠前不一定安全,但是至少不会有明显问题的平台,适合刚入门的小白投资人。可以根据各大第三方排名(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的前十平台中交叉选择。
当然,也有一些相对不错的二三线平台,也在踏实做事,资产业务真实。在研究了解清楚,判断风险符合预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投资这一类平台。
也别忘了,通过网贷第三方网站搜各个平台的近期舆情,将有核心问题(如逾期、展期、假标等)的平台排除在外,留下口碑较好的平台观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