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理财 没有保本理财 普通投资者的钱到底放哪儿好

没有保本理财 普通投资者的钱到底放哪儿好

今年4月27日,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要求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且将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资管新规落地后,市场接受度如何?刚性兑付打破、保本保收益成为历史,居民该如何理财?

目前各家银行力推的“结构性保本产品”普遍发行情况不错。投资者对于市场变化显现的成熟度令人惊喜。

打破刚兑,还原真实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这份关于资管业务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将引领我国资管行业回归本源,迈向稳健发展的新时代。

在坚持打破刚兑、限制杠杆、消除多层嵌套等方向不变的基础上,资管新规在过渡期、非标估值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以确保市场平稳过渡。在倾听市场合理诉求的同时,资管新规打破刚兑、控制杠杆、消除多层嵌套通道等方向不变。浙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朱永利认为,资管新规让银行资管业务摆脱了期限错配、刚性兑付的困扰,推动银行资管子公司的成立,让资管业务各主体有平等的市场地位和准入资格,对银行而言是利好。

“追踪不到钱到哪里去了?”这不仅是投资者的焦虑,也是触发很多风险的关键所在。

从去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金融乱象的治理,加快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管新规明确提出禁止资金池业务、打破刚兑等要求,这些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根本上还原了理财产品的真实收益,减少产品的多层嵌套,促使金融机构尽职调查,向更加真实透明。同时降低企业总融资成本,企业杠杆率也会进一步下降。自然也会促使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有发展前途、真实可靠的实体经济。可以说,经过一年来相关部门的“强监管”,影子银行增长的势头已经得到了控制,理财向楼市、互联网金融的势头被遏制,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领域的比重明显提升。资金流资金流

结构性存款成为替代品

事实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金融机构资管业务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其中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2.2万亿元,占比超过1/5,理财产品市场很火。

从走访情况看,各家银行应对不一。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目前依旧有卖,但更多的银行倾向于向用户推荐“结构性存款”。

根据要求,资管新规过渡期到2020年底,保本产品对应老的资产可以续发,对应新的资产就不能做了,银行正在逐步收缩存量产品规模。杭州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直言,目前市场影响还没有完全体现。“产品供给还没有快速体现。类固收产品不会一下子退出市场。未来净值型产品会占主流,这一点毋庸置疑”。

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个人财富中心经理庄倩文认为,资管新规真正影响的是银行、基金、信托的管理模式,对机构管理能力要求更严格了。“以前人们做的不是真理财,或者称之为狭义理财,本质上还是储蓄。现在客户来银行,理财经理会问他‘你的钱放多久?你对收益的预期是多少?’,从而针对性给出一个资产配置方案的建议。”

“结构性存款有个收益区间。做得好的,不比保本理财产品差。有些人会试一试;多数人还是会沿用老方式,没有保本产品就买浮动收益的产品。”庄倩文透露,到银行买理财产品是投资者的首选。保本理财成为历史后,能否听取理财经理的建议,要看投资者的接受能力。

刚性兑付,简单地说,就是即使融资方无力还款,最终仍会还款给投资人。“现在老百姓购买余额宝之类的‘宝宝类’产品已经是常态行为。货币型基金就是净值型产品,不用担心投资者抗拒。经过前几年的磨练,投资者对于风险、收益、产品已有了认知,在投资理财时会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作出合适选择。”中信银行有关负责人说。

打破刚兑后,对于老年客户、投资偏好保守型的客户来说,结构性存款就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针对保本需求,一些银行将大额存单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方式。多家银行先后大幅上浮大额存单利率,甚至上浮50%。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投资者还可以比较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通常,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空间会更高。

结构类产品也非稳赚不赔

除了结构性存款以外,还有银行给客户推荐一些“结构性保本产品”。这种产品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期权结构,挂钩汇率、利率、指数、商品等。通常的操作是将本金投资于银行的定期存款,将定期存款的利息投资于期权市场。根据某个时间段或时间点投资标的价格波动,选择是否行权。赌对了行权,投资者获得额外的浮动收益;赌错了不行权,损失也只是充当期权费的利息,并不影响本金。

业内人士提醒说,很多时候这些“结构性保本产品”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保本产品。比如有的产品投资标的是远期外汇型产品,通过产品对冲可以防范风险。不过,这并不代表能完全消除风险。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产品的时候,要了解产品的详细去向,知道风险在哪里,权衡自己的承受能力做出理性选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结构性产品曾遭遇“滑铁卢”。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指出,有些产品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本,然而金融机构发现了其能绕开监管,提供较好的获利机会,投资标的也越来越复杂,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理解。当市场情绪稳定、相关机构信用情况较好时相安无事,一遇市场逆转风险就会暴露。卞永祖在接受采访时也直言,有些华尔街回来的人把产品设计得很复杂,没有考虑这是否适合国情,是否和投资者匹配。过度的金融创新并不适合国情。

近期,股票、基金市场一片惨淡,人民币、黄金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网贷行业不断暴雷,老百姓不免感觉焦虑,下半年“钱袋子”该如何安放?新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裁郭剑18个月前还是杭州最资深的银行理财师。转换跑道之后,他对市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市场的动荡,降杠杆是最大的诱因。其次外围环境变差。局部宽裕与局部流动性枯竭同时存在。转机就要看转折点在什么时候出现。”

“从今天起,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共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是宽裕的。A股又跌了,不过美的集团40亿元回购,释放出好的信号。如果这样的行为成趋势,绩优蓝筹股会走稳。”不过他同时指出,“散户在局势不明朗的状况下不宜盲目跟风,场外资金不要去抄底,很容易被套。观望,一定要熬牢,趋势好的时候再出手。”

风控,投资必修课

对于中国投资理财市场而言,资管新规出台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打破刚性兑付。一直以来,许多金融机构在销售产品时往往打着保本保收益的宣传口号,从而给很多普通老百姓留下了“买理财产品只赚不亏”的印象。短期看这确实导致了大量资金进入带动理财市场繁荣发展,但长期看却使得投资者风险意识匮乏,不利于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事实上,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投资者只有明确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能购买与之相匹配的理财产品,才能成为成熟的投资者。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投资的风险远不止于股市。包括银行、保险、基金等在内的所有投资理财市场都是有风险的。从一定程度上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和风险往往是成正比的。因此,对于兼具控风险与保收益属性的理财产品,广大投资人最好别激动涌入。不久前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向广大投资者进行了风险收益的教育。如他所说,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资管新规正是通过加强对投资品的监管,帮助普通投资人进行风控提醒。

“鞋子好不好,穿上就知道”,购买理财产品无法试穿,但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就是说要为自己的选择做好风险控制。金融机构要风控,投资者也要把自身的投资理财风险降到最低。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资产组合,或许才是出路。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来源:东方财富网-财经

关于你想知道的有钱花的最全攻略,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花”获取。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理财 更多
    最新资讯
    新规!银行理财不仅不保本,连收益都要交税了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